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腸道冠狀病毒的症狀與治療

2021-01-14 15:52:05
貓腸道冠狀病毒是1987 年發現的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主要經消化道感染,6 ~12周齡幼貓易感。
標簽: 貓冠狀病毒

貓腸道冠狀病毒的症狀與治療

母貓初乳中含IgG和IgA,可保護幼貓;大於5周齡的幼貓體內抗體滴度降低,可被感染,12周齡貓常表現腸炎症狀;成年貓常隱性感染。患貓、健康帶毒貓從糞中排出大量病毒,多數康複貓體內仍有病毒,但在3~24個月內不再發病。不引起腹膜炎、胸膜炎和肉芽腫。

症狀:幼貓感染後3~6天出現低熱、間歇性嘔吐,腸蠕動加快,糞便呈水樣、糊狀帶新鮮血液,中性粒細胞降到50%以下。而後,嗜眠,肛門腫脹,如腸炎嚴重,即有脫水現象,但死亡率低。腸係膜淋巴結腫、腸水腫、糞便中有粘膜。除特別嚴重的病例外,幾乎整個腸道損傷均可恢複。

治疔:一般不必用全身療法或抗生素即可自愈;腸炎嚴重而脫水時,應及時補液並加強營養。5周齡內幼貓因獲被動免疫而不感染。剛斷奶貓常呈隱性發生,但此時如與病貓接觸,可引起嚴重腸炎。各年嶺貓應分居,貓斷奶後要加強護理,可大大減少本病發生。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