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蛋白質怎麼補充

2021-01-27 17:58:16
蛋白質在貓的食物(以貓糧為例)中是極其重要的,不僅給貓糧品質作出了分類,同時也決定了貓糧的上限。在自媒體的科普下,蛋白質的含量高低更是成了各位家長選擇貓糧的重要依據。
標簽: 新手養貓

蛋白質的代謝

蛋白質在貓體內是怎麼運作的?首先用一張圖了解下蛋白質在貓體內的代謝過程。

蛋白質在胃和小腸水解之後,一小部分會被小腸直接吸收,另一部分會被運送到肝,在轉氨作用和脫氨作用後參與尿素循環。

這一切都需要肝髒酶的參與,而貓自身並沒辦法調節肝髒酶活性,也就是說貓的肝髒酶隨時都會處於活躍狀態,在固定時間內將固定蛋白質分解代謝成能量使用。

同樣參與尿素循環(排出高毒元素氨的代謝循環)所需要的酶也是不受貓控製的,無法根據攝入蛋白質含量改變其活性。

貓的這種特性大大加強了貓對“氮類廢物”的清潔能力,另一方麵也造成了較弱的存氮能力。

在 2016年出版的《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ogs and Cats》中,作者發表了一個實驗結果:在隻提供無蛋白飲食之後,貓的尿氮排放量和研究對象中的雜食動物(豬、鼠、狗)對比是最高的。

不僅如此,在貓尿素循環過程中,全程都有氨基酸(水解蛋白)的參與,一旦缺乏蛋白質,尿素循環過程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出現停滯。

尿素循環一旦停滯,就可能威脅到貓的生命。

貓蛋白質怎麼補充

蛋白質的優劣

當然,蛋白質也有優劣之分,區分的關鍵在於蛋白質能提供多少種必需氨基酸,以及每種氨基酸的含量。

優質蛋白質能夠提供最適合生命發育的適當比例和較高含量的必需氨基酸,這些氨基酸能夠被貓咪充分利用,產生的代謝廢物少。

而劣質蛋白質經過貓咪身體的消化、吸收、分解後,會產生很多非必需氨基酸,不僅不能被機體充分利用,並且身體為了代謝這些氨基酸,會使得腎髒負擔過大。

蛋白質的好壞通常用消化率表示(PDCAAS),消化率越接近於1,表示蛋白質越優質。

貓蛋白質怎麼補充

貓對蛋白質的需求量

衡量一款貓糧蛋白質含量是否達標,NRC給出了一個參考標準:

粗蛋白濃度(E)和必需氨基酸氮(T)在總氨基酸氮中的百分比(E:T)

如果粗蛋白濃度適中,E:T值變化區間很大,可以滿足貓咪的需求

如果粗蛋白濃度很低,E:T值就必須很高,才能滿足貓咪的需求

如果看不懂沒關係,看下NRC給出的具體數值

蛋白質含量要達到50g/1000kcal ME,其中包括1.93g/1000kcal ME的精氨酸,0.85g/1000kcal ME的甲硫氨酸+胱氨酸和0.1g/1000kcal ME的牛磺酸。

貓蛋白質怎麼補充

蛋白質是否越高越好

答案毋庸置疑:是的,高質量的蛋白質和肉類對於貓咪來說是最容易消化的,尤其是單一蛋白來源的食物,也就是單一的高質量肉類更是貓咪的理想飲食。

既然如此,為什麼貓吃了某些高蛋白貓糧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其實最大原因無非就兩個:

1. 肉的種類太多,導致蛋白質來源太複雜,貓腸胃不耐受

2. 對食物配方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或者不耐受

在野生環境下,貓咪的身體機能50%以上是由蛋白質提供的,飲食的主要熱量來源就是蛋白質,又怎麼會說蛋白質越高反而不好呢?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