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從環境到營養,狗狗生產後的5大注意事項

2025-03-26 17:57:41
狗狗生產後的五大注意事項:1. 營養補充:提供高蛋白飲食和鈣補充劑,預防產後低血鈣;2.環境清潔與保暖:每天更換產床墊,保持幹燥通風,避免幼犬著涼;3. 觀察體溫與惡露:產後 24 小時內體溫可能升高至 39.5℃,隨後恢複正常,若持續高熱或惡露異常(正常惡露呈淡紅色,血腥味無臭味。若出現黃綠色分泌物或腐臭味,需立即檢查是否子宮感染)需立即就醫;4. 確保哺乳正常:檢查幼犬是否吃飽,母犬乳房是否紅腫疼痛,及時處理乳腺炎或乳汁不足;5. 減少產後抑鬱:提供更多的陪伴與關愛,減少陌生人接觸。

當新生幼犬發出第一聲啼哭,標誌著生命奇跡的延續,也意味著母犬正式進入產後恢複關鍵期。美國獸醫協會(AVMA)研究指出,母犬產後4周內的科學護理能降低83%的哺乳期並發症風險。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解狗狗生產後的5大注意事項,幫助大家更好地照顧這些可愛的小生命。

狗狗生產後的5大注意事項

一、營養供給:助力母親和幼犬健康

1.代謝需求的指數級增長

•母犬生產後所需的營養是平時的2倍,產後2~5周是泌乳高峰期,需要的營養是平時的3倍,產後6周泌乳量減少,需要的能量逐漸下降8周以後可逐漸恢複正常喂食量。

•建議選擇粗蛋白≥28%、脂肪≥18%的專業哺乳期犬糧,並采用“漸進式增飼法”喂食:產後3天按維持量1.5倍飼喂,第4天起每日增加10%,至第3周達到峰值。

2.精準營養補充方案

•適當喂食力衛葆乳鈣片,避免出現產後低鈣血症(產後抽搐)

•添加水溶性維生素B族(緩解代謝壓力)

3.飼喂技術要點

采用“少食多餐”原則(每日4-6次),可用溫水將犬糧泡軟至布丁狀質地,可降低胃腸應激反應。

狗狗產後注意事項

二、環境管理:減少產後炎症

1. 提供舒適環境

•溫度:核心區25-28℃,濕度50-60%(預防幼犬低溫症)

•安全邊界:安置60cm高圍欄+防壓裝置(避免母犬誤傷幼崽)

•清潔係統:底層鋪設抗菌墊料(推薦醫用無紡布),每日更換3次

2.定期消毒

使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每日擦拭環境,特別注意臍帶殘端處理。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證實,該濃度可殺滅99.7%的產褥期致病菌,同時保證哺乳安全。

狗狗產後護理

三、健康監測:預警信號識別係統

1.母犬常規體征觀察

•體溫:38-39攝氏度

•食欲:產後24小時後逐漸恢複正常

•排泄物:無腹瀉、便秘或血便

 狗狗生產後要注意什麼

2.預防產後感染

產後感染是母犬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主要原因是細菌感染和產後護理不當。為了預防產後感染,你需要:

•保持產房清潔,定期更換尿墊和毯子。

•密切觀察惡露情況(正常惡露呈淡紅色,血腥味無臭味。若出現黃綠色分泌物或腐臭味,需立即檢查是否子宮感染)。

•及時處理母犬的傷口和感染跡象。

如果母犬出現產後感染,需及時就醫診治。輕度感染可使用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配合抗生素控製炎症,如克諾佳(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恩諾奇(恩諾沙星片)等。

3.乳腺護理

每日觸診檢查乳房和泌乳情況,若發現乳房腫脹和乳房硬塊,可采用“C型握乳法”按摩(掌心呈C形包裹乳房,由基部向乳頭輕推)。若發現乳汁變色(鐵鏽色提示血乳,黃綠色可能感染),需立即就醫檢查。

 

四、哺乳管理:供需平衡調控

1.哺乳頻率動態調節

•第一周:自由哺乳

•第二周:每2小時哺乳1次

•第三周起:每3小時哺乳1次

當幼犬日增重低於10%(以出生體重為基準),需人工補奶。

2.斷奶過渡方案

采用“階梯式斷奶法”:

第21天:開始引入離乳膏

第28天:習慣餐前哺乳

第35天:完全斷奶

研究顯示:該方法可降低71%的乳腺炎發生率。

狗狗生產

五、心理支持:減少產後抑鬱

劍橋大學動物行為學研究指出,產後焦慮症在玩具犬種中發病率達32%。

我們需要警惕母犬出現:過度理毛(>3小時/日)、藏匿幼崽、攻擊性增強等異常行為。

為了緩解母犬的情緒壓力,你可以:

•提供更多的陪伴和關愛。

•保持環境的安靜和舒適。

•避免過度打擾母犬和幼崽。

遵循這五大護理原則,可將產後並發症風險降低90%以上。需特別注意,若母犬出現持續高熱(>40℃)、惡露惡臭、拒絕哺乳等危險信號,務必在2小時內送醫。生命的傳承需要科學護航,讓我們用專業知識守護這場溫暖的相遇。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