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為什麼狗狗總掉毛?這5種疾病信號要警惕!

2025-04-01 18:23:13
狗狗掉毛需警惕 5 類疾病信號:甲狀腺功能減退(對稱脫毛、嗜睡)、寄生蟲感染(疥蟎 / 蠕形蟎引發結痂斷毛)、真菌性皮膚病(伍德氏燈顯蘋果綠熒光)、庫欣綜合征(全身性脫毛、多飲多尿)及過敏反應(食物 / 環境過敏致局部脫毛)。正常掉毛包括季節性換毛、幼犬換胎毛(4-8 月齡)及應激性脫毛。日常管理需規範梳毛、補充魚油和維生素 B 族、藥用香波洗護及控製環境濕度。出現脫毛擴散快、發熱或幼犬突發脫毛時需立即就醫,早幹預可治愈 90% 皮膚問題。

狗狗掉毛是養寵家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但約60%的異常脫毛與潛在疾病相關。氧寵博士將從生理機製到疾病預警,教你科學區分正常代謝與病理性脫毛。  

一、正常掉毛的3種類型  

1. 季節性換毛  

春秋兩季雙層毛犬種(如哈士奇、金毛)每日脫落毛發可達20-30克,表現為全身均勻脫落且新毛快速生長,皮膚無紅腫或皮屑。  

2. 生理性代謝  

幼犬換胎毛(4-8月齡)時細軟胎毛逐漸被粗硬成毛替代;老年犬(7歲以上)因毛囊衰退導致毛發稀疏但分布均勻。  

3. 應激性脫落  

由搬家、洗澡、寄養等壓力事件引發,壓力消除後2-3周異常掉毛會停止。 

狗狗焦慮壓力大

二、危險警報:5種病理性脫毛特征  

1. 甲狀腺功能減退  

表現為軀幹雙側對稱脫毛,皮膚變黑增厚,伴隨嗜睡、肥胖。需通過T4激素檢測(正常值1.0-4.0μg/dL)確診,需終身服用左旋甲狀腺素。   

2. 寄生蟲感染  

疥蟎感染時耳緣、肘部出現“火山口”樣結痂;蠕形蟎感染則眼周、口鼻部毛發斷裂呈“粉筆灰”狀。治療需伊維菌素注射+藥浴(每周2次,持續1個月)。  

3. 真菌性皮膚病  

伍德氏燈照射呈現蘋果綠色熒光,常見犬小孢子菌感染。治療方案為口服伊曲康唑(5mg/kg)+外用 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  

4. 庫欣綜合征  

全身性脫毛伴隨腹部膨大、皮膚變薄可見血管及多飲多尿。確診需地塞米鬆抑製試驗,治療包括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或藥物控製。  

5. 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主要致敏原牛肉、雞肉)引發耳部、腹股溝脫毛;環境過敏(花粉期)導致爪部舔咬性脫毛。對策為改用水解蛋白糧+每月賽妥敏注射。 

注意:本文提及的寵物用藥建議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需由專業獸醫根據寵物個體情況製定!

 

三、日常管理:減少異常脫毛的4大措施  

1. 梳毛規範  

短毛犬每周2次橡膠按摩梳,長毛犬每日1次排梳+開結刀。  

2. 營養強化  

補充必需脂肪酸(魚油每日100mg/kg EPA/DHA)和維生素B族(金維葆(複合維生素片))。  

3. 洗護要點  

水溫控製在38℃,使用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的藥用香波,每1~2月1次護毛浴。  

4. 環境控製  

維持濕度50%-60%以防真菌滋生,犬窩定時清潔,每月紫外線消毒30分鍾。  

狗洗澡

四、就醫黃金時間

出現以下情況需24小時內就診:  

• 脫毛區域擴散速度>5cm²/天  

• 伴隨發熱或食欲廢絕  

• 幼犬突發全身性脫毛(警惕犬瘟熱後遺症)  

異常脫毛是皮膚健康的“晴雨表”,建議每半年進行皮膚刮片檢查。記錄脫毛部位照片與時間軸能為獸醫診斷提供關鍵線索。90%的皮膚問題在發病初期可完全治愈!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