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癬怎麼得的?真相在這裏!

2025-04-02 17:45:43
貓癬主要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見的是犬小孢子菌,其次是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貓咪可能是接觸了其他攜帶真菌孢子的動物而感染了貓癬,也可能是接觸了被汙染的物品,如梳子、刷子、玩具、毯子、床鋪等。此外,溫暖、潮濕、通風條件差、衛生差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所以貓咪在春夏季節更容易感染貓癬。免疫力低下、皮膚破損、營養失衡、應激等因素也可能是導致貓咪感染貓癬的誘因。如果鏟屎官發現貓咪感染了貓癬,可以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比如皮普特(鹽酸特比萘芬噴劑)、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等。

貓癬,作為一種常見的貓咪皮膚病,常常讓許多鏟屎官感到頭疼。它不僅影響貓咪的外觀和健康,還可能傳染給人類和其他寵物。那麼,貓癬究竟是怎麼得的呢?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講貓癬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和風險因素,幫助大家更好地預防和應對貓癬。

貓癬怎麼得的?

一、貓癬怎麼得的?

貓癬主要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見的是犬小孢子菌,其次是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毛癬菌。這些真菌以皮膚、毛發和指甲中的角蛋白為食,會導致感染部位出現炎症、鱗屑和脫毛。

貓癬的傳染途徑:

▷直接接觸傳播:感染貓與健康貓直接接觸時,真菌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

▷間接接觸傳播:貓咪接觸被汙染的物品,如梳子、刷子、玩具、毯子、床鋪等,都可能感染貓癬。

▷人畜共患:人類腳氣的主要病菌就是犬小孢子菌,所以鏟屎官的腳氣也可能是導致貓咪感染貓癬的罪魁禍首!

貓癬的傳染途徑

貓癬的風險因素:

1.環境因素:溫暖、潮濕、通風條件差、衛生差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

2.免疫力低下:幼貓、老年貓、患有免疫抑製性疾病(如貓白血病、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貓咪更容易感染貓癬。

3.皮膚破損:過度洗澡破壞皮膚屏障、打架抓傷、跳蚤叮咬後皮膚受損,可能會給真菌找到可乘之機。

4.品種差異:波斯貓、喜馬拉雅貓、德文卷毛貓等品種的貓咪,感染貓癬的風險更高。

5.營養失衡:缺乏ω-3、維生素B和鋅元素,可能會影響皮膚免疫力。

6.應激反應:應激會導致貓咪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常見的應激因素包括搬家、寄養、受到驚嚇、多貓家庭競爭壓力大、家庭成員變動等。

貓癬的病因

二、貓癬的症狀表現

▶局部脫毛或毛發斷裂,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禿斑。

▶脫毛區域有灰白色皮屑,類似頭皮屑。

▶皮膚出現紅斑、結痂或瘙癢,嚴重時可能形成潰瘍。

▶貓咪可能會頻繁舔舐或抓撓患處。

診斷方法:

1.伍德氏燈檢查:某些皮膚癬菌會在特定波長的紫外線下發出綠色熒光,這種方法簡單快捷,但並非所有皮膚癬菌都會發出熒光,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2.顯微鏡檢查:通過刮取感染部位的皮屑和毛發,進行顯微鏡檢查,觀察是否有真菌孢子或菌絲,準確率較高。

怎麼判斷貓咪得了貓癬

三、科學防治方案

1.預防措施

✔環境管理:保持環境清潔、幹燥,定期對貓咪的生活環境進行消毒。

✔健康監測:新貓到家隔離觀察2周,定期檢查耳後、爪墊等隱蔽部位。

✔營養支持:給貓咪喂食魚油和適維比(複合維生素B溶液),有助於皮膚健康。

2.治療方案

✔局部治療:皮普特(鹽酸特比萘芬噴劑),每日2次+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每日1次

✔全身用藥:口服伊曲康唑,5mg/kg/日,吃一周停一周

✔藥浴:複方硝酸咪康唑洗劑,每周2次,每次10-15分鍾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給貓咪佩戴伊麗莎白圈,防止它舔舐藥物

貓癬的感染途徑很多,很多時候都讓人防不勝防,但這種疾病並不難治,重點是堅持用藥並做好環境管理。如果大家在治療期間有任何疑問,可以及時谘詢寵物醫生。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