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咪身上長滿了小疙瘩?原因自查+用藥指南

2025-04-12 18:14:24
貓咪身上長小疙瘩一定要警惕貓咪真菌/細菌皮膚病、蟎蟲病、過敏等問題,如果無法通過貓咪的皮膚狀況判斷病因,可以先帶它去寵物醫院做一下皮膚刮片檢查。蟎蟲感染的治療以驅蟲為主,輕度感染可以使用體外驅蟲藥,比如塞拉菌素、滴派(吡蟲啉莫昔克丁滴劑)等。感染嚴重建議去往寵物醫院皮下注射伊維菌素,同時注意預防繼發感染。細菌感染需要外用皮膚抑菌噴劑和抗微生物軟膏,嚴重感染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真菌感染一般建議使用含有酮康唑、特比萘芬等成分的抗真菌藥物,配合複方硝酸咪康唑洗劑進行藥浴(一周1-2次)。

如果鏟屎官們發現貓咪身上長了一些小疙瘩,一定要警惕貓咪皮膚病、蟎蟲病、過敏等問題。這類疾病前期症狀不明顯,但通常會伴隨皮膚瘙癢、脫毛等症狀,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貓咪的皮膚潰爛!那麼,怎麼區分貓咪身上出現小疙瘩的病因呢?該用什麼藥物治療?別著急,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解答。

貓咪身上長了小疙瘩怎麼辦?

一、區分貓咪身上長小疙瘩的原因

1.蟎蟲類疙瘩

疥蟎和蠕形蟎感染是導致貓咪身上出現小疙瘩的常見原因,疥蟎感染會導致嚴重的瘙癢,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和膿皰,甚至出現滲出液。一開始主要發生在貓咪的四肢末端、麵部、耳部、腹部,隨後蔓延至全身。

蠕形蟎多發於麵部和耳部,會導致皮膚脫毛、斑禿、界限明顯,毛囊周圍有紅潤的凸起小疙瘩和皮屑,初期幾乎不癢,繼發細菌感染後會有明顯的瘙癢症狀。

貓咪長疙瘩怎麼辦?

2.跳蚤疙瘩

貓咪身上感染跳蚤時,跳蚤叮咬的部位可能會出現一些紅色的小疙瘩,很多貓咪還會對跳蚤唾液過敏,引起過敏性皮炎,出現劇烈瘙癢、掉毛、皮膚紅腫等症狀。

貓咪身上長疙瘩怎麼回事?

3.真菌/細菌皮膚病

真菌或細菌感染也會導致貓咪身上出現疙瘩,比較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馬拉色菌、犬小孢子菌等,很多時候會有混合感染的情況。

貓咪身上掉毛長疙瘩

4.過敏反應

貓咪可能對環境中的消毒水、花粉、塵蟎等物質過敏,或者對某些食物過敏,比如羊肉、魚類、穀物等。特征性表現為對稱性紅斑伴粟粒疹,常見於腹股溝、腋下等皮膚褶皺區域。

貓咪過敏長疙瘩

5.皮下囊腫

如果貓咪身上隻是出現1~2個小疙瘩,表麵皮膚輕微泛紅或無異常,沒有瘙癢、疼痛症狀,摸起來硬硬的,甚至可以滑動,一般就是皮下囊腫或良性腫瘤。

貓咪身上有疙瘩

二、貓咪身上長小疙瘩怎麼辦?

在確定疙瘩的具體種類之後,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例如:

1.蟎蟲感染:以驅蟲為主,輕度感染可以使用體外驅蟲藥,比如塞拉菌素、滴派蟲啉莫昔克丁滴劑等。感染嚴重建議去往寵物醫院皮下注射伊維菌素,同時注意預防繼發感染。

2.跳蚤感染:用含有非潑羅尼成分的驅蟲藥給貓咪驅蟲,比如愛滴克(非潑羅尼滴劑),每月1次,同時注意環境驅蟲。

3.細菌感染:外用皮膚抑菌噴劑和抗微生物軟膏,比如皮普特皮膚噴劑+夫安特(氧化鋅軟膏),嚴重感染可口服埃素達(頭孢氨苄片)

4.真菌感染:外用皮普特(鹽酸特比萘芬噴劑)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等抗真菌藥物,配合複方硝酸咪康唑洗劑進行藥浴(一周1-2次),嚴重感染可口服伊曲康唑。

5.過敏反應: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紐美諾(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外用碘伏消毒+抗生素軟膏,避免繼發細菌感染。

6.皮下囊腫:保持觀察,如果不痛不癢,沒有持續變大或擴散轉移,通常不需要處理。如果發現囊腫逐漸變大或出現其他異常,及時就醫進行皮下穿刺檢查。

總之,貓咪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是多種病因引起的,鏟屎官們不必過於驚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無法通過貓咪的皮膚狀況判斷病因,可以先帶它去寵物醫院做一下皮膚刮片檢查,這項檢查的費用很低,能直接確認蟎蟲、真菌類皮膚問題。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