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狗狗經常抓癢?別亂用藥!科學應對指南請收好

2025-04-12 18:26:26
狗狗經常抓癢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比如寄生蟲叮咬、疥蟎感染、過敏、感染真菌/細菌類皮膚病、皮膚幹燥、長時間焦慮等。當發現狗狗頻繁抓癢時,建議先給帶它佩戴伊麗莎白圈,然後帶它去寵物醫院檢查。獸醫會通過詳細的問診、皮膚刮片檢查、血液檢查等手段,準確判斷狗狗抓癢的原因,然後製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於真菌性皮膚病,可以使用皮普特(鹽酸特比萘芬噴劑)、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等外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感染嚴重則需要口服伊曲康唑,細菌性皮膚病則需要使用相應的抗生素,比如頭孢類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

狗狗頻繁抓癢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在明確病因之前,奉勸大家千萬別亂用藥,以免導致耐藥菌繁殖、過敏、病情加重等負麵作用!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狗狗頻繁抓撓的原因,以及如何科學應對。

狗狗經常抓癢用什麼藥

一、狗狗經常抓癢是怎麼回事?

導致狗狗經常撓癢的常見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1.寄生蟲感染

常見的寄生蟲包括跳蚤、虱子、蟎蟲和蜱蟲,這些寄生蟲通過叮咬狗狗的皮膚,吸食血液或組織液,引發強烈的瘙癢感。

▷跳蚤:跳蚤叮咬狗狗的皮膚時會導致瘙癢和疼痛反應,而且跳蚤唾液可能引起過敏性皮炎,表現為嚴重的瘙癢和皮膚炎症。

▷蟎蟲:蟎蟲感染(如疥蟎、耳蟎)也會導致狗狗劇烈瘙癢。疥蟎感染通常從耳朵、肘部和腹部開始,逐漸擴散到全身。

2.過敏反應

過敏也是導致狗狗皮膚瘙癢的常見因素。過敏源可以是食物、環境中的物質或接觸性過敏原(如某些洗滌劑或植物)。

▷食物過敏:某些狗狗對特定的食物成分(如牛肉、雞肉、小麥、玉米等)過敏,導致皮膚炎症和瘙癢。食物過敏通常表現為持續的瘙癢、丘疹和胃腸道症狀。

▷環境過敏:環境過敏(也稱為異位性皮炎)是指狗狗對環境中的某些物質(如花粉、塵蟎、黴菌孢子)產生過敏反應。症狀通常在特定季節或環境中加重。

狗狗經常抓癢

3.皮膚感染

細菌或真菌感染也會導致狗狗皮膚瘙癢。真菌性皮膚病在犬類皮膚疾病中占比約 20%-30%,常見的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的癬病。患病狗狗通常會出現圓形脫毛斑,上麵覆蓋有鱗屑,狗狗因皮膚瘙癢而頻繁抓撓。這種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不僅會在狗狗之間傳播,還可能傳染給人類。

細菌性皮膚病會出現紅斑、膿皰、水皰等症狀,破潰後會形成結痂,瘙癢感強烈,常見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狗狗經常抓癢怎麼回事

4.其他原因

▷皮膚幹燥:環境幹燥、洗澡過於頻繁或使用刺激性洗滌劑,會破壞狗狗皮膚的油脂平衡,導致皮膚幹燥、脫屑,引發抓癢。

▷心理因素:當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家中有新成員加入等情況,都可能給狗狗帶來壓力,有些狗狗會通過抓癢來緩解焦慮情緒。

▷內分泌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會影響狗狗的皮膚健康,導致瘙癢和脫毛。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導致皮膚幹燥、增厚和瘙癢。

狗狗經常抓癢怎麼辦

二、狗狗經常抓癢怎麼辦?

當發現狗狗頻繁抓癢時,建議先給帶它佩戴伊麗莎白圈,然後帶它去寵物醫院檢查。獸醫會通過詳細的問診、皮膚刮片檢查、血液檢查等手段,準確判斷狗狗抓癢的原因,然後製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如果是皮膚疾病,根據不同病因,獸醫可能會開具抗真菌、抗菌藥物,或者使用特殊的藥浴香波。比如對於真菌性皮膚病,通常會使用皮普特(鹽酸特比萘芬噴劑)達適寧(複方酮康唑軟膏),等外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感染嚴重則需要口服伊曲康唑;細菌性皮膚病則需要使用相應的抗生素,比如頭孢類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藥浴也是治療皮膚疾病的常用方法,含有酮康唑、咪康唑等成分的藥浴香波,能有效緩解皮膚症狀。​

對於過敏引起的抓癢,確定過敏原後,要盡量避免狗狗接觸。如果是食物過敏,就需要更換為低敏處方糧;環境過敏則要注意保持家中清潔衛生,定期清洗狗狗的用品,使用空氣淨化器減少過敏原。在過敏症狀嚴重時,獸醫可能會給予抗過敏藥物,如紐美諾(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針對寄生蟲感染,定期進行體外驅蟲是關鍵。跳蚤感染一般建議使用含有非潑羅尼成分的驅蟲藥,比如愛滴克(非潑羅尼滴劑)。對於蟎蟲感染,需要使用專門的殺蟎藥物,如多拉菌素、伊維菌素等,但使用時要嚴格遵循獸醫的建議,因為這類藥物有一定的毒性。

狗狗經常抓癢

三、預防措施

1.定期驅蟲:定期使用愛滴克和滴派蟲啉莫昔克丁滴劑給狗狗驅蟲,預防跳蚤、虱子、蟎蟲和蜱蟲的感染。

2.保持皮膚健康:避免使用人類的洗護產品給狗狗洗澡,洗澡頻率不能太高。

3.合理飲食:提供營養均衡的飲食,避免食物過敏源,並根據需要選擇特殊配方的狗糧。

4.環境控製:保持環境清潔,減少過敏源,定期清洗狗狗的床鋪和玩具。

5.安撫情緒:多陪伴狗狗,給予它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

狗狗抓撓並不是一個小問題,它可能是皮膚疾病、寄生蟲感染、內分泌失調,甚至是心理問題的表現。作為主人,我們需要用心觀察,科學應對。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經驗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寵物主人!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