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比熊後腿突然瘸了?先扒開後腿毛看看!這處關節問題比熊最容易中招

2025-07-15 18:35:44
比熊後腿突然瘸了,需先檢查後腿膝蓋處的髕骨,該部位脫位在比熊中發生率比其他品種高3倍。幼狗常表現為間歇性瘸行,跑跳後突然抬後腿,幾秒後恢複;成年狗則後腿持續懸著,膝蓋處有硬包,按壓會掙紮,且很少舔腿。 在家可通過抬腿測試和觀察步態自查:抬腿彎曲伸直後腿,看髕骨是否卡頓、凸起;觀察走路是否外八、身體歪斜。此外,幼犬可能因缺鈣或骨裂瘸腿,老狗可能是關節炎發作。髕骨脫位需按程度治療,日常要控體重、減負重、選對運動。

比熊犬突然一瘸一拐,後腿懸著不敢落地,很多主人會第一時間檢查腳墊有沒有紮刺,卻忽略了一個關鍵部位——後腿膝蓋。如果你扒開比熊後腿內側的毛發,會發現一個小小的“疙瘩”(髕骨),這個部位出問題的概率,在比熊身上比其他品種高3倍。作為天生髕骨容易脫位的犬種,它們的後腿突然瘸了,十有八九是髕骨跑錯了位置。  

一、髕骨脫位的3個典型信號,別誤當“扭傷”  

髕骨正常卡在股骨凹槽裏,脫位後後腿會突然懸起。幼狗和成年狗表現不同,但都有明顯特征: 

1. 幼狗:“間歇性瘸行”最常見  

• 跑跳時突然停下,後腿抬著不敢落地,幾秒後甩甩腿又能跑,像 “抽風”; 

• 上下樓梯時後腿打軟,尤其下樓梯時,前腿用力,後腿輕輕點地;  

• 膝蓋處(髕骨位置)略腫,觸摸時會輕微躲閃,不叫疼。  

2. 成年狗:脫位後難自愈,疼痛明顯  

• 瘸了後後腿一直懸著,休息也沒好轉,強行落地會低吼;;  

• 膝蓋處能摸到 “硬包”(脫位的髕骨),按壓時掙紮;  

•嚴重時後腿伸直不能彎,或彎著不能直,像被卡住。  

▶關鍵區別:如果是紮刺或扭傷,比熊會頻繁舔腳;髕骨脫位則很少舔腿,更多是保持瘸腿姿勢不動,因為一動就疼。  

二、在家就能做的“10秒自查”,確定是不是髕骨問題  

1. “抬腿測試”看脫位程度  

輕抬後腿,用手指按住膝蓋處的髕骨,緩慢彎曲再伸直:  

• 健康狀態:髕骨會在凹槽裏順滑滑動,無卡頓;  

• 輕度脫位:彎曲到某個角度時“跳一下”,比熊會輕微縮腿;  

• 重度脫位:伸直時髕骨卡在外側,手指能摸到明顯凸起,比熊會叫疼。  

2. 看步態找線索  

讓比熊緩慢走直線,觀察後腿:  

• 輕度脫位:後腿外八,偶爾瘸一下;

• 中度脫位:後腿落地 “頓一下”,身體向健康一側歪;

• 重度脫位:幾乎不敢用後腿發力,走幾步就坐下,屁股明顯偏向一邊。  

▶注意:髕骨脫位不會自愈,每脫一次關節磨損加重一分,反複脫位可能導致關節炎,老了連走路都難。

三、其他可能:幼狗和老狗的健康隱患

 1. 幼犬(3-6 個月):缺鈣或骨裂

快速生長期的比熊,鈣不足或過量可能導致骨骼脆弱,跑跳過猛易引發 “生長板骨裂”:

• 瘸後精神差,不愛動,摸後腿骨頭時會叫疼;  

• 體溫可能升高(超39.5℃),這是身體應對炎症的反應;  

• 之前可能有“過量運動史”:比如追著球跑了半小時,或從高處跳下。  

🔍這種情況需要拍X光確診,輕度骨裂需靜養4周,搭配寵物專用鈣磷補充劑(如普安特乳鈣片或葡萄糖酸鈣),避免永久性損傷。  

 

2. 老狗(8歲以上):關節炎急性發作

• 早上起床後最明顯,後腿僵硬不敢動,活動20分鍾後會好轉;  

• 陰雨天或開空調時瘸得更厲害,膝蓋和髖關節(大腿根)摸起來發熱;  

• 走路時後腿邁小步,不愛蹦跳。  

🦴應對:老狗關節炎可喂軟骨素(比如力維加軟骨素)修複關節滑膜,每天用溫熱毛巾敷後腿10分鍾,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四、送醫後怎麼治?根據脫位程度選方案  

1. 輕度脫位(偶爾瘸,能自己複位):補氨糖保護關節,每天按摩髕骨(推回凹槽,3 次 / 天,1 分鍾 / 次)減少複發。  

2. 中度脫位(每天瘸1-2次,難複位):戴膝蓋護具固定3周,限製後腿彎曲,讓關節周圍的韌帶恢複彈性,期間別讓比熊爬樓梯、跳沙發。  

3. 重度脫位(持續瘸,不能落地):通過手術收緊韌帶或加深股骨凹槽,讓髕骨不再滑出來。2-5歲的年輕比熊術後90%能恢複正常跑跳。  

 

五、日常預防:3件事減少髕骨問題  

1. 控體重:成年比熊保持 5-6 公斤,每胖1斤,膝蓋壓力翻一倍。

2. 減負重:幼犬別訓練站立、作揖,上下樓梯抱一把,少蹦跳。

3. 選對運動:每天慢走20分鍾,別在硬地追跑,減少膝蓋磨損。  

比熊的“小短腿”藏著大隱患,尤其是髕骨問題,早期發現幹預。記住:後腿突然瘸了,先扒開毛發看看膝蓋,這個小動作可能幫你抓住最佳治療時機。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