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耳朵裏的髒東西別亂清!拆解3類病因和處理方法

2025-07-17 18:56:09
貓耳朵裏的髒東西可能是正常耳垢、耳蟎或耳炎導致的分泌物,如果是淺棕色、黃褐色或蜜色,質地均勻偏軟,無異味或僅有輕微氣味的髒東西,通常為普通耳垢,使用寵物專用的耳道護理液(如爾加分護理液)清理幹淨即可。如果分泌物較多,呈深黑色或黑褐色,質地幹燥粗糙如咖啡渣,伴有劇烈瘙癢(貓咪頻繁抓耳、甩頭)、耳道紅腫發炎等症狀,可能是感染了耳蟎,除了清潔耳朵,還需要塗抹複方製黴菌素軟膏+驅蟲。如果分泌物顏色較深,但油膩且以為嚴重,伴隨耳道紅腫、疼痛等反應,可能是馬拉色菌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耳炎,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如果你翻開貓咪的耳朵,發現裏麵附著著一層黑褐色的 “泥狀” 分泌物,先不要急著拿棉簽摳掉,這可能不隻是普通的耳垢,而是一些耳道疾病引起的症狀。今天我們就來係統講講:這些黑色分泌物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安全清理?哪些情況必須找獸醫?

貓耳朵裏麵的髒東西怎麼清理

一、先搞懂這些髒東西是什麼

1.正常的耳垢(耵聹)

●形態: 通常為淺棕色、黃褐色或蜜色,質地均勻偏軟,無異味或僅有輕微氣味。

貓耳朵裏麵有髒東西

●來源: 耳道皮膚腺體分泌的油脂、脫落皮屑及外部少量灰塵的自然混合物,具有保護耳道、吸附異物的作用。

●處理:使用寵物專用的耳道護理液(如爾加分護理液)清理幹淨即可。這種是正常的生理代謝現象,不建議過度清潔,可以定期觀察(1-2周觀察一次),發現耳垢明顯堆積再適當清潔一下。

 

2.耳蟎感染

●形態: 深黑色或黑褐色,幹燥粗糙如咖啡渣或煤渣,常大量堆積。伴有劇烈瘙癢(貓咪頻繁抓耳、甩頭)、耳道紅腫發炎等症狀,甚至因抓撓導致耳廓周圍脫毛、破損。

貓耳朵髒怎麼清理

●來源: 由耳癢蟎感染引起的,這是一種微小的耳道寄生蟲,具有傳染性,以耳道內表皮組織和淋巴液為食,其代謝產物、血液(因叮咬)及蟎蟲本身共同構成特征性的黑色分泌物。

●處理:及時清理耳道分泌物,然後局部應用能殺蟎止癢的耳藥,如欣爾寧(複方製黴菌素軟膏),每日1次,連用21日。另外,使用能滅殺耳蟎的驅蟲藥定期給貓咪驅蟲,比如滴派(吡蟲啉莫昔克丁滴劑),每月1次。

3.細菌/馬拉色菌感染

●形態:分泌物顏色可能較深(深棕色至黑色),但質地往往更潮濕、油膩或呈膏狀,常伴有難聞的異味(惡臭)。耳道紅腫、疼痛明顯。

貓耳朵髒怎麼清理?

●來源: 在耳道環境失衡(如潮濕、過敏、異物、耳蟎破壞後)時,機會致病菌或真菌過度增殖引發炎症。

●處理: 需獸醫通過耳分泌物鏡檢或培養確定病原體,針對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

 

二、貓咪耳道正確清理步驟

1.保定與安撫: 用毛巾包裹住貓咪的身體,露出頭部。

2.滴入洗耳液: 穩住貓頭,將洗耳液瓶口對準耳道,按說明書或獸醫建議劑量(通常數滴至充滿耳道)滴入。

3.按摩溶解: 立即輕柔按摩耳根(約20-30秒),聽到“吧唧”聲有助於洗耳液充分接觸並溶解分泌物。

4.清理耳朵: 放開貓咪,它會本能甩頭,甩出深部分泌物和洗耳液。然後用棉球/紗布輕輕擦拭耳廓和耳道口甩出的汙垢。

怎麼給貓咪清理耳朵?

三、注意避開4大禁忌:

禁用棉簽深入耳道:棉簽的杆部可能劃傷耳道,棉頭脫落還會成為新的異物。

清理頻率過高:健康貓咪每月 1-2次即可,頻繁清理會破壞耳道自潔能力。

硬塊強行摳挖:若分泌物已形成硬塊,不要硬摳,可先滴洗耳液軟化,待其鬆動後再清理。

忽略後續觀察:清理後 2-3天內觀察貓咪是否仍抓耳,分泌物是否增多,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貓耳朵髒用什麼清理

四、這些情況別猶豫,立刻就醫

並非所有耳部分泌物都能在家處理,出現以下 4種情況時,必須及時就醫:​

  • ⚠️ 分泌物伴隨出血、膿性液體(黃綠色、有惡臭),可能是中耳炎或耳道破損。​
  • ⚠️ 貓咪出現聽力下降(對聲音反應遲鈍)、歪頭、走路不穩,可能是內耳感染影響平衡。​
  • ⚠️ 在家清理 3次後,分泌物仍持續增多,或貓咪抓耳症狀無改善。​
  • ⚠️ 幼貓(未滿 3月齡)或老年貓出現耳部問題,免疫力較弱,需專業評估。

獸醫將通過專業檢耳鏡檢查耳道深部及鼓膜狀況,采集耳分泌物進行顯微鏡檢查(細胞學檢查是鑒別耳蟎、細菌、酵母菌的金標準),必要時可能做細菌培養或過敏測試,從而精準診斷病因並開具處方藥(殺蟎藥、抗生素、抗真菌藥、抗炎藥等)。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