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產後流血是怎麼回事?教你區分正常惡露和異常出血,新手一看就懂

2025-07-25 18:29:34
貓產後流血可能是正常惡露或異常出血。正常惡露持續 3-10 天,顏色從鮮紅轉暗紅再到淡黃,量漸少,無臭味,母貓狀態良好。異常出血表現為超 10 天仍有血色分泌物、惡露發臭帶膿、大量出血等,可能是子宮感染、胎盤殘留等,需針對性處理,如用普安特宮保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

母貓產後從陰道流出紅色或褐色分泌物(俗稱“惡露”)是子宮恢複的正常過程,但很多新手寵主會分不清正常排惡露和異常出血,甚至因誤判耽誤治療。本文結合獸醫臨床知識,科學解析二者區別及應對方法,讓你輕鬆判斷。

一、正常惡露:3 大健康標準 

母貓惡露是子宮排出的胎盤殘留、壞死內膜及血液混合物,受子宮收縮和激素調控,符合以下標準即為正常:

1. 持續時間:3-10天,個體差異不超過5天

多數母貓 7 天內排淨惡露,小型品種(如英短)3-5 天結束,大型品種(如布偶)最長不超過 10 天。10 天後若仍有明顯血色分泌物,即使量少也屬異常(正常 10 天後應為淡黃色黏液)。

2. 顏色變化:從紅到淡,逐步轉清

• 產後1-3天:鮮紅色,含少量小血塊,這是胎盤剝離後的正常出血,每天需換1-2次尿墊。

• 產後4-7天:暗紅色或褐色,質地變黏稠,量明顯減少。

• 產後8-10天:淡黃色或透明黏液,幾乎無血色,最後完全消失。

3. 健康信號:無臭 + 母貓狀態良好

正常惡露隻有輕微血腥味,無腥臭味;母貓體溫穩定(38-39℃)、食欲漸恢複、主動哺乳,腹部柔軟無硬塊。

科學依據:母貓產後子宮通過收縮關閉血管、排出殘留物,此過程受前列腺素和催產素調控,正常情況下10天內完成內膜修複,惡露自然停止(參考《貓臨床婦產科學》)。

二、異常出血:3種信號提示“子宮出問題”

若惡露不符合上述標準,尤其伴隨以下情況,可能是子宮感染、胎盤殘留或凝血異常,需立即幹預:

1. 時間異常:超過10天仍有血色分泌物

可能原因:子宮收縮無力(多胎、老齡母貓常見)或胎盤殘留(最常見),殘留組織刺激子宮內膜持續出血。

危險信號:分泌物時斷時續,或幹淨後突然流出鮮紅色血液,母貓可能伴隨腹部輕微隆起。

處理建議:獸醫指導下用催產素,無效需 B 超檢查;若惡露排出緩慢,可搭配普安特宮保片,含益母草成分,輔助子宮收縮,加速排淨。

 

2. 顏色/氣味異常:惡露發臭、帶膿或呈黑綠色

可能原因:子宮感染(子宮內膜炎),多因產後護理不當(如產房不潔、小貓咬破乳頭導致細菌上行),常見致病菌為大腸杆菌、葡萄球菌。

危險信號:惡露呈黑綠色、夾雜黃色膿性分泌物,散發腐臭味,同時母貓體溫超過39.5℃、精神沉鬱、拒絕哺乳。

處理建議:立即就醫,首選克諾佳(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這類消炎藥(乳汁中濃度低,對幼貓安全);嚴重時輸液消炎,配合子宮衝洗(獸醫操作)。

 

3. 量異常: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續滴血

可能原因:難產、助產不當導致的子宮血管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礙。

危險信號:產後1-3天每2小時浸透1片尿墊,或母貓出現呼吸急促、牙齦發白等貧血症狀,嚴重時站立不穩。

處理建議:立即送醫,通過靜脈輸液補充血容量(乳酸林格液+右旋糖酐),同時注射止血敏;凝血問題需輸血。

三、新手護理:3招幫助惡露排淨

①清潔消毒:每日用消毒濕巾擦母貓外陰,換無菌尿墊,產房溫度 25-28℃(低溫延緩宮縮)。

②飲食調理:產後 1-3 天喂羊奶粉 + 蒸蛋,加 5ml 益母草水,促宮縮;4 天後加奶糕糧 + 水煮雞胸,補蛋白助子宮修複。

③科學觀察:記錄惡露顏色、換墊次數、母貓體溫(早晚測肛溫)。5 天仍為鮮紅色或有臭味,即使母貓精神好,也需聯係獸醫。

四、避坑提醒

1. 別過度衝洗外陰或按摩腹部:刺激子宮致收縮紊亂,加重出血。

2. 別盲目用止血藥:先排殘留再止血,否則殘留組織會成感染源。

記住 “3-10 天、色漸變、無臭” 標準,正常惡露無需幹預,異常出血按 “時間、顏色、量” 對症處理。超時不淨可能是殘留,發臭帶膿提示感染,大量出血需緊急止血。新手寵主無需焦慮,做好清潔和觀察,必要時及時就醫,就能幫母貓順利度過產後恢複期。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