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狗流產有征兆!分泌物、行為異常要警惕,新手必看急救指南

2025-07-29 18:10:18
狗狗流產前有征兆,包括異常分泌物(血性、膿性、大量透明液體)、行為精神異常(頻繁舔外陰、萎靡拒食、腹痛)、妊娠體征異常(腹圍變化、胎動消失)。發現後需穩定狀態、判斷是否送醫,流產後要做好護理,排查原因。
標簽: 狗狗懷孕

狗狗懷孕後,流產往往並非毫無征兆,身體會通過一係列信號發出預警。及時捕捉這些信號並科學應對,能最大程度減少對母犬的傷害。以下是狗狗流產前的典型征兆、急救措施及護理要點,新手家長務必牢記。

一、狗狗流產前的3大典型征兆!

1. 異常分泌物:最直觀的信號

血性分泌物:陰道流出粉紅色、暗紅色血液,或夾雜血絲的粘稠液體,可能是胎盤剝離的早期表現。

膿性分泌物:黃綠色、帶惡臭的粘稠物,提示宮內感染(如子宮炎),是流產的高危因素。

大量透明液體:突然流出透明水樣液體,可能是羊水破裂,若未到預產期(正常58-68天),大概率會伴隨流產。

2. 行為與精神異常:身體不適的直接反應

頻繁舔舐外陰:因分泌物刺激或腹痛,狗狗會反複舔舐生殖器,甚至坐立不安、來回踱步。 精神萎靡+拒食:對平時愛吃的食物毫無興趣,趴著不動,眼神呆滯,體溫可能升高(超過39.5℃)。

腹痛表現:弓背、腹部蜷縮,觸摸時會躲閃或低吼,嚴重時會顫抖、呼吸急促。

3. 妊娠體征異常:胎兒狀態的間接提示

腹圍變化:正常孕中期後腹圍逐漸增大,若突然變小或停止增長,可能是胎兒停止發育。

胎動消失:孕45天後可通過觸摸腹部感知胎動(輕微蠕動感),若連續12小時無胎動,需警惕胎兒死亡。

二、發現征兆後,24小時內必做的急救措施

1. 立即穩定母犬狀態,禁止錯誤操作

絕對靜養:將狗狗放在安靜、溫暖的窩中(鋪墊柔軟毛巾),避免移動、抱動或讓它上下樓梯,減少子宮收縮刺激。

禁食禁水1-2小時:若有嘔吐症狀,先暫停喂食,防止加重腸胃負擔;無嘔吐可喂少量溫涼的葡萄糖水(補充體力)。

禁止自行用藥:切勿喂人用保胎藥或止血藥,劑量錯誤可能導致子宮大出血。

2. 快速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送醫(分情況處理)

▶必須立即送醫的情況:

持續出血(1小時內浸透寵物生理褲);

分泌物惡臭+體溫超過40℃+精神癱軟;

出現強烈宮縮(腹部規律性抽搐)但無胎兒排出(可能難產)。

▶可暫時觀察的情況:

僅少量血絲分泌物,狗狗精神正常、食欲未減;

胎動正常,無腹痛或體溫升高(需每2小時觀察一次,持續6小時無加重再放寬警惕)。

3. 就醫前的準備工作

記錄症狀:用手機拍下分泌物顏色、量,記錄出現時間、狗狗精神狀態;

攜帶物品:帶好寵物生理褲、幹淨毛巾(途中可能出血),提前聯係醫院說明情況,讓醫生準備好B超、止血藥。

三、流產後的家庭護理要點,促進身體恢複

1. 術後/產後7天內的基礎護理

清潔消毒:用生理鹽水輕輕擦拭外陰周圍分泌物(每天2次),更換幹淨生理褲,保持幹燥防止發炎。

飲食調理:術後1-2天喂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寵物處方AD罐頭、搭配寵物益生菌,第3天起添加高蛋白食物(水煮雞胸肉、蛋黃),幫助子宮修複。

觀察惡露:流產後會排出暗紅色惡露,正常3-7天逐漸減少,若超過10天仍有惡臭分泌物,需就醫檢查是否有胎盤殘留。

 

2. 長期調理與預防(避免再次流產)

身體恢複周期:流產後至少間隔3個月再考慮配種,期間避免劇烈運動。

排查流產原因:康複後做血常規、傳染病篩查、子宮B超,確定是否因感染、子宮畸形或內分泌異常導致流產。

適齡絕育建議:若不打算再繁育,建議流產後1個月做絕育手術,可徹底避免子宮蓄膿、子宮內膜炎等後遺症。

狗狗流產的黃金幹預時間是症狀出現後的6小時內,及時送醫能大幅降低風險。記住:分泌物異常、精神萎靡、腹痛是核心預警信號,發現後先穩定狀態再科學處理,才能最大程度守護母犬健康。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