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生完小貓後還會出血?別慌!正常範圍和應對方法看這裏

2025-07-31 18:13:55
貓生完小貓後出血(惡露)是正常現象,正常範圍為:順產 3-5 天、剖腹產 7 天內,量少呈點滴狀,顏色從鮮紅漸變為淡粉、淡黃至透明,無臭味。若出血超 10 天、量突增,或伴腥臭味、發燒,及母貓精神差、呼吸急促,需緊急處理,如喂宮保片、抗炎藥,或及時送醫。家庭護理可提供修複餐、保持環境適宜、觀察不幹預。

母貓生完小貓後,陰道出現少量血性分泌物,俗稱“惡露”,是正常現象,但很多鏟屎官分不清正常出血和異常出血,要麼過度緊張頻繁送醫,要麼忽視異常拖成大病。氧寵博士教你快速判斷出血是否正常,以及遇到問題該如何處理。  

一、先搞懂:產後出血的正常範圍是什麼樣?  

母貓產後出血是子宮收縮排出殘留血液、胎膜組織的過程,符合這3點就不用慌:  

① 時間:順產母貓通常持續3-5天,剖腹產可能延長至7天,超過10天必須警惕;  

② 量:每天僅沾染1-2塊小尿墊,呈點滴狀,不會成股流出;  

③ 顏色:從生產當天的鮮紅色,逐漸變為淡粉色、淡黃色,最後變成透明黏液,無腥臭味。  

舉個例子:生完第3天,母貓陰道有少量淡紅色分泌物,精神好、能正常哺乳,這是子宮在修複的表現,完全正常。  

二、這3種出血情況必須緊急處理!  

若出血符合以下任何一種,說明可能是子宮感染、胎盤殘留或子宮收縮無力,拖延可能引發敗血症:  

1. 出血超10天,或突然變多  

表現:產後10天仍有鮮紅色血液,甚至能濕透尿墊,母貓舔舐外陰的頻率變高;  

可能原因:胎盤殘留(最常見,未排出的胎盤會腐爛出血)、子宮收縮乏力(多見於老齡貓或多胎生產後);  

處理:立即喂普安特宮保片,含益母草、川芎多種草藥成分,按5kg體重1片/次,每天2次,促進子宮收縮排殘留;若2天內無改善,必須送醫做B超排查殘留,必要時清宮。  

 

2. 出血伴腥臭味、母貓發燒  

表現:分泌物呈褐色或膿性,湊近能聞到腐臭味,母貓體溫超過39.5℃、食欲下降、拒絕哺乳;  

可能原因:子宮感染(子宮內膜炎),多因產後環境不潔或惡露淤積引發;  

處理:暫停喂宮保片,先消炎!在獸醫指導下用抗炎藥克諾佳(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按體重口服,每天2次,搭配生理鹽水擦拭外陰(每天2次),保持清潔。若發燒超過40℃,直接送醫輸液,避免感染擴散。  

 

3. 出血時母貓精神差、呼吸急促  

表現:出血同時,母貓趴臥不動、牙齦發白、呼吸加快;  

可能原因:大出血導致貧血(紅細胞流失過多),或子宮血管破裂;  

處理:立即給母貓喂補血肝精口服液,按1ml/5kg體重,每天1次,同時用毛毯保溫,盡快送醫輸血或止血,這種情況拖延1小時就可能危及生命。  

三、家庭護理:3招幫母貓安全排淨惡露  

1. 提供“修複餐”:產後1周內喂溫涼的水煮雞胸肉+蛋黃,搭配少量貓用益生菌,避免油膩食物加重腸胃負擔;第5天開始加少量南瓜泥(富含膳食纖維),幫助子宮收縮。  

2. 保持環境安靜溫暖:產房鋪柔軟尿墊,溫度控製在25-28℃(別用吹風機直吹),減少陌生人或其他寵物打擾,應激會導致子宮收縮紊亂,延長出血時間。  

3. 觀察但不幹預:別頻繁翻看母貓外陰或觸摸腹部,過度刺激會讓母貓緊張,反而抑製子宮收縮;每天觀察1次分泌物即可,記錄顏色和量的變化。  

母貓產後出血的核心是“觀察變化”:隻要量逐漸減少、顏色變淺、無異味,且母貓能正常吃飯哺乳,就屬於正常恢複。但如果出現“量多、味臭、精神差”這三個信號中的任何一個,別猶豫,及時帶貓去做B超和血常規檢查——早一天幹預,就能少一分子宮蓄膿、敗血症的風險。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