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產後流血是怎麼回事?正常還是危險,教你快速判斷

2025-07-31 18:41:54
貓產後流血即惡露,可能正常也可能危險。正常惡露顏色從鮮紅漸變為淡粉、淡黃至透明,量少(每天浸濕 1-2 塊尿墊),順產 3-5 天、剖腹產 7 天內排淨,無臭味。 若流血超 10 天或量突增,分泌物發臭且母貓發燒,或流血時母貓精神差、站不穩,則屬危險,可能是胎盤殘留等,需緊急處理或送醫。可通過時間、狀態、變化 3 步對比法判斷。

母貓生完小貓後,陰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俗稱“惡露”)是常見現象,但很多鏟屎官看到血就慌了神——到底是正常恢複,還是子宮出了問題?其實隻要抓住3個關鍵特征,就能快速區分,避免白跑醫院或延誤病情。  

一、先記牢:正常產後流血的3個標準

母貓產後流血是子宮收縮排出殘留血液、胎膜的過程,符合以下特征就屬於正常,不用幹預:  

1. 顏色變化有規律  

生產當天呈鮮紅色(類似月經初期),1-2天後逐漸變淺,變成棕紅色、淡粉色,最後變成淡黃色透明黏液,全程無腥臭味。  

2. 量少且逐漸減少  

每天僅能浸濕1-2小塊尿墊,呈點滴狀或痕跡狀,不會成股流出,更不會出現血塊。比如產後第3天,母貓外陰隻有少量淡粉色分泌物,這是子宮修複的正常表現。  

3. 持續時間有限製  

順產母貓通常3-5天基本幹淨,剖腹產最多不超過7天。超過10天仍有明顯出血,哪怕量少也要警惕。  

二、這3種流血情況100%危險,必須24小時內送醫!  

如果出血符合以下任何一種,說明可能是胎盤殘留、子宮感染或子宮破裂,拖延可能引發敗血症:

1. 流血超10天,或突然變多  

典型表現:產後10天仍流鮮紅色血液,甚至能滴落在地上,母貓頻繁舔舐外陰,每次起身都能在墊子上留下血漬;  

危險原因:最可能是胎盤沒排幹淨,未排出的胎盤會腐爛發炎,持續出血,或子宮收縮無力,多見於老齡貓、多胎生產後;  

緊急處理:先喂1次普安特宮保片(含益母草、川芎,按5kg體重1片),促進子宮收縮排殘留,同時立即聯係獸醫安排B超檢查,必要時需手術清宮。  

 

2. 分泌物發臭,母貓還發燒  

典型表現:血中混有黃綠色膿液,湊近能聞到腐臭味,母貓體溫超過39.5℃,不吃東西,連小貓都懶得舔;  

危險原因:子宮感染(子宮內膜炎),多因產後環境髒、惡露淤積引發,細菌會順著血液擴散到全身;  

緊急處理:別喂任何促排藥物,先給母貓物理降溫(用濕毛巾擦腳墊),同時送醫打消炎針(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拖延可能發展成子宮蓄膿。  

 

3. 流血時母貓精神差、站不穩  

典型表現:出血時母貓趴在窩裏不動,牙齦發白(貧血),呼吸急促(每分鍾超過40次),甚至出現發抖、體溫下降;  

危險原因:可能是子宮血管破裂或大出血,若不及時止血,1-2小時就會休克;  

緊急處理:用毛毯裹住母貓保暖,喂1~2ml補血肝精口服液(快速補鐵),立即送醫輸血或手術止血,這是最緊急的情況,別猶豫!  

三、在家判斷的“懶人公式”:3步對比法

1. 看時間:順產≤5天,剖腹產≤7天→正常;超10天→危險;  

2. 看狀態:能吃能喝、主動哺乳、分泌物無臭味→正常;拒食、發燒、精神差→危險;  

3. 看變化:顏色一天比一天淺、量一天比一天少→正常;突然變紅、量變多→危險。  

舉個例子:產後第4天,母貓流少量淡褐色分泌物,照常吃飯喂小貓→正常;產後第8天,流鮮紅色血,還帶著臭味,母貓躲在角落不出來→危險,必須就醫。  

其實,母貓產後流血不可怕,可怕的是分不清“正常”和“危險”。記住:隻要量少、色淺、時間短,且母貓精神好,就安心讓它恢複;一旦出現“超期、量多、味臭、精神差”中的任何一個,別等,帶貓去做B超和血常規——早一步判斷,就能少一步風險。

回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