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醫生在線谘詢 回到首頁
公告圖標

回到頂部 醫師

貓皰疹病毒症狀與診斷治療

2021-05-03 11:35:17
貓病毒性鼻氣管炎又名貓皰疹病毒,是屬於大型的病毒,貓泡疹病毒於酸性下極度不穩定,對熱、乙醚、氯仿、福爾馬林和酚非常敏感,在幹燥的環境中存活不超過12小時,因此本病毒在環境中顯得相當脆弱,一般的消毒劑即能進行有效的消毒。目前感染對象FHV-1隻會感染貓科動物。
標簽: 貓皰疹病毒

相關症狀:體溫升高、咳嗽、打噴嚏、口吐泡沫、流淚

貓皰疹病毒症狀與診斷治療

貓皰疹病毒感染途徑

病毒會出現於病畜的鼻、眼及喉嚨的分泌物中,但大部份是經由鼻子的接觸或打噴嚏而傳染,這種傳播方式的距離約為一公尺,在典型的感染下,病毒的排出約在感染14天之後。經過2~6天的潛伏期之後。


貓皰疹病毒症狀

沉鬱、打噴嚏、和咳嗽,接著就出現畏光、結膜炎、和漿液性的眼和鼻分泌物,體溫並且快速地提升,陣發性的打噴嚏、深部的氣管咳嗽、舌頭和上頷的潰瘍等症狀也常發生;如果再有細菌的繼發性感染,那麼眼和鼻的分泌物就會呈現膿狀。慢性感染的病例可能會出現慢性鼻竇炎、潰瘍性角膜炎和全眼炎,年青的仔貓感染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結膜炎,潰瘍性的角膜炎。在急性的病例,症狀會持續10~14天,成貓死亡率低,而幼貓則可高達20%~30%。當感染隻局限於上呼吸道時,通常就稱為病毒性鼻氣管炎( FVR )。如果貓皮膚上出現傷口,會經由舔毛而將病毒感染至傷口,而造成皮膚的潰瘍,或者臉部皮膚會經由鼻部和眼睛分泌物的感染而造成局部的潰瘍,毒血症會使得懷孕母貓將病毒傳染給胎兒並造成流產。


貓皰疹病毒發生率

健康的小組群中,病毒排放的發生率可能會低於1%,在有症狀的大族群中排放發生率則可能會達到20%,在惡劣環境中,於一周後,可能會有高達50%的貓咪會排毒。全身性的感染已於新生仔貓感染時發現,但新生仔貓感染並不代表母親曾經感染過此病毒,新生仔貓感染會呈現虛弱、昏睡及腹式呼吸,甚至臨床症狀尚未出現前就死亡。

5 (22).jpg

貓皰疹病毒診斷

PCR、現今已常規使用於檢測結膜、角膜或口咽棉棒采樣、角膜刮搔、眼房水、角膜腐骨、血液或活檢病材中是否有貓皰疹病毒DNA的存在,較為敏感及準確。


貓皰疹病毒治療

支持療法  嚴重的貓咪貓咪不吃是因為嗅覺的喪失及口腔的潰瘍,應該給予適口性佳的食物,並且適當地加溫及翻攪來增加貓咪的進食欲望,如果貓咪超過3 d仍然不主動進食時,就建議放置喂食管。所有急性感染的病例都建議給予呼吸道穿透性良好的廣效性抗生素來預防繼發性細菌感染。

鼻腔的分泌物應該以生理鹽水來清理幹淨,並且塗上凡士林藥膏來避免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圍上,也可以給予一些黏液溶解性藥物,如bromhexine (溴己新),眼睛則給予不含類固醇的抗生素眼藥水或眼藥膏,每天數次,霧化治療可以增加分泌物的溶解及維持呼吸道的濕度。

注:霧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手段。


預後:貓咪在康複後  終身帶毒,在抵抗力下降的時候會複發。建議加強飼養管理 補充好賴氨酸和營養 抵抗力。

回複(0)